close

碎形一般是指「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,可以分成數個部分,且每一部分都(至少會大略)是整體縮小尺寸的形狀」[1],此一性質稱為自相似。碎形一詞是由本華·曼德博於1975年提出的,有「零碎」、「破裂」之意。

碎形一般有以下特質:[2]

  • 在任意小的尺度上都能有精細的結構;
  • 太不規則,以至難以傳統歐氏幾何的語言來描述;
  • (至少是大略或任意地)自相似
  • 郝斯多夫維數會大於拓撲維數(但在空間填充曲線如希爾伯特曲線中為例外);
  • 有著簡單的遞歸定義。

因為碎形在所有的大小尺度下都顯得相似,所以通常被認為是無限複雜的(以不嚴謹的用詞來說)。自然界裡一定程度類似碎形的事物有雲、山脈、閃電、海岸線和雪片等等。但是,並不是所有自相似的東西都是碎形,如實線雖然在形式上是自相似的,但卻不符合碎形的其他特質。

 

17世紀時,數學家兼哲學家萊布尼茨思考過遞迴的自相似,碎形的數學從那時開始漸漸地成形(雖然他誤認只有直線會自相似)。

直到1872年,卡爾·魏爾施特拉斯給出一個處處連續但處處不可微的例子,在今日被認為是碎形的圖形才出現。1904年,科赫·范·卡區不滿意魏爾施特拉斯那抽象且解析的定義,給出一個相似函數但更幾何的定義,今日稱之為科赫雪花。1915年瓦茨瓦夫·謝爾賓斯基造出了謝爾賓斯基三角形;隔年,又造出了謝爾賓斯基地毯。原本,這些幾何碎形都被認為是碎形,而不如現今所認為的二維形狀。1938年,保羅·皮埃爾·萊維在他的論文《Plane or Space Curves and Surfaces Consisting of Parts Similar to the Whole》中將自相似曲線的概念更進一步地推進,他在文中描述了一個新的碎形曲線-萊維C形曲線。

格奧爾格·康托爾也給出一個具有不尋常性質的實數子集-康托爾集,今日也被認為是碎形。

複數平面的迭代函數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被儒勒·昂利·龐加萊、菲利克斯·克萊因、皮埃爾·法圖和加斯東·茹利亞等人所研究,但直到現在有電腦繪圖的幫忙,許多他們所發現的函數才顯現出其美麗來。

1960年代,本華·曼德博開始研究自相似,且寫下一篇論文《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?統計自相似和分數維度》。最後,1975年,曼德博提出了「碎形」一詞,來標記一個物件,其郝斯多夫維數會大於拓撲維數。曼德博以顯著的電腦架構圖像來描繪此一數學定義,這些圖像有著普遍的映象;許多都基於遞歸,以至「碎形」的一般意思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